試簡析意境的本質與民族性的關系
本論文的關鍵詞是:意境,民族性,情景論,韻味
論文簡介:意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引起大家興趣的詞語,更是自古以來中國古典藝術的最高等級的審美理想。意境的產生跟發展不約而同的都表現出的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本該文從理論到實踐都總結了意境的發展歷史、具體分析了意境的實際本質,從而系統的探討了意境理論的民族性特質特點,最后有利于大家全面理解自古以來中國古代意境審美的具體理論思路:
意境,其實也稱境界,不僅為中國古代以來的特殊的文學審美范疇,而且也是中國古代以來最基本,基礎的文學審美范疇,可以說是古代眾多文學審美范疇的一個中心。我們大家心中都清楚:歷史是一面鏡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導作用。而對于研究意境來說,我們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意境所走過的具體道路,借鑒歷史,從中有所感悟,啟發,我們才會少走一些彎路,才會有不斷的創新。
(1)、意境發展歷史
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來看-------唐詩,宋詞,元曲,尤其是詩歌,意跟境合,一言以蔽之-------思想情感與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超級高度的融合。拿《詩經》與《離騷》來說,他們都是意境的濫筋,這是因為這兩部著作中都大量運用比興(比是比喻,興是擬人)的手法,我們知道比興正是創造意境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在《詩經》中《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楊柳之依依狀離別之難,而以雨雪之霏霏寫盡歸來之時內心無限矛盾與痛苦以及所處環境之滄桑。我們看到它巧妙的運用了意境這個工具。在《離騷》中作者以美人香草自比,一樣都是借助客觀事物表現出了主觀性情之高潔。又比如阮籍的《詠懷》中的“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在這里他著力烘托的是秋夜孤獨凄涼苦悶的心情,想要表現出的是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而又又無法解脫的矛盾苦悶無法自拔的心里狀態。又比如在陶淵明《飲酒》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寫的是他甘愿在遠離市區的郊外,蹲在東籬下采菊,一抬頭自然看到了對面遠處的南山的寫意的生活狀態,從而集中的反映了他渴望從污濁不堪的社會羈絆下獲得自由,得到自由的強烈愿望,形成的是一種自由獨立高遠,常人無法企及的高遠的境界。常健《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寫出的是一位世外高僧遠離俗世喧囂吵鬧,獨自修身于環境優美的寺院中的超脫狀態。在王維的《終南別業》中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寫的是“蟬蛻塵埃之中”的不以得失存心的境界。盛唐詩歌,多數我們都耳熟能詳,其中中的意境更是不勝枚舉,讓人賞心悅目。
以上我們是從創作實踐中體現的意境,這里我們從理論上對意境進行一些全面深刻的探討。我們知道,先秦幾乎是意境范疇的哲學奠基期,《周易》和《莊子》幾乎可以說是意境產生的兩個大源頭!吨芤住分刑岢龅“象”、“‘言”、“意”三者之間關系,提到象內與象外,這些具有思辯色彩的文化底蘊成為意境產生的哲學之基;《莊子》提出“神游”思想以及“言不盡意,得意忘言”的言意關系之辯,這些具有精神自由的追求成為意境產生的哲學之根。意境美學的準備期是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王弼提出“尋言以觀象,尋象以觀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及“以無為本”的本體論哲學性觀點,就進一步為意境的產生奠定了深厚哲學構架。陸機《文賦》中“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已經點到了由于季節變化而引起人的情感思想狀態的變化,可以說就初步領悟到了時空的變換在意境中的巧妙的作用!度煳男牡颀·神思》中一句“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這里表面上雖然在寫景,但實際上構思中卻充滿了意境的大美—聲如珠玉,狀如風云。鐘嶸《詩品序》中“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的超高境界。”他提出的“滋味說”使意境之美進一步走向抽象化,加速了意境的發展。實際上意境的正式誕生期確是在唐朝。王昌齡在《詩格》中提出“‘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由他第一次系統歸納提出 “意境”的這個抽象的概念。皎然《詩式》中取境之時,必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是對意境的創造廣泛提出的超級深刻的見解。到宋朝以后意境理論繼續平穩的發展,宋代嚴羽飛滄浪詩話·詩辯》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他這一段話是在評論盛唐詩的精典,無與倫比。巧妙之處在于他準確無誤地道出了唐詩的意境之美。再往后進行如清代王士禎之 “神韻說”,袁枚之“性靈說”,都在不斷發展意境理論。近代學者王國維是意境理論集大成者,他提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提出“人生三種境界------(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及 “隔與不隔”,都對意境理論有超級重要的貢獻。
意境美是中國古代詩歌所追求的最高藝術標準,也是欣賞詩歌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首好詩至關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詩的意境不美,盡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語言、美的旋律,它也不會給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會具有詩的藝術美,從而,也就失去了詩意美。詩是很講究意境的。所謂煉句不如煉字,煉字不如煉意,詩貴意境等,就是講詩的意境的重要性。我國文學史上優秀的詩詞曲賦,都蘊含美的意境。作為抒情文體的典范,詩歌更具有期獨特的意境美。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和欣賞詩歌時,要進入詩歌的意境,領略作者豐富的藝術想象。
意境包括“意”和“境”兩個方面,“意”是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描繪的具體景物和生活畫面。意與境合,就形成了意境,優美的意境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從以上意境之發展小史我們可以看出意境與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哲學宗教、思維方法、表現方法以及傳統概念等文化底蘊都是密不可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意境之美就是思辯之美,就是東方文化之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華夏精神之美,因此我們研究意境,。
( 2)、意境本質具有的民族特征如下:
意境在中國古典藝術的審美理想范疇之內,意境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完全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但不同時期對意境的具體理解當然也有所不同。何為意境?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上面意境發展歷史中我們看到的是各文學大家眾說紛紜,看法迥異。有關意境的爭議分為四種說法:“‘情景結合”說、“經典形象”說、“想象聯想”說以及“情感氣氛”說,這么多的說法,那么我們如何抽絲撥減,具體來說我們怎樣歸納認識意境的本質呢?歸納概括地說,中國意境理論特點,是一種東方超象審美理論,其哲學基礎是一種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進化理論。我們換個說法就是,意境就是一個總和-------是特定的藝術形象(符號)與它所表現的藝術情趣、藝術氣氛及它們可能觸發的豐富的藝術聯想、幻想的總和。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意境的本質,才能準確而全面的理解意境的民族特性:
(2.1)意境可以說是情與理的統一結合。文學作品和其他著述本質的不同是,文學作品不是以理服人而以情感人,以情感吸引讀者,沒有情就不足以感人,就沒有人愿意駐足品讀,為什么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與一個偉大的人交朋友,談思想。我們穿越時空,前古人,后來者,大家因為一本書而產生共鳴,得到情感的交流。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就特別反對宋人“以議論為詩” 的完全脫離感情,空發議論的詩風,他認為“詩歌,就是用來吟詠性情的載體”,并且舉例說“如《離騷》可以使人歌之抑揚,涕淚滿襟”,一句話來說就是用情感人,達到詩人與讀者的共鳴,這樣讀者才會有興趣繼續讀下去,有意境。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則直截了當地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所以來說詩歌曲賦一旦脫離了意境,就已經變得沒有什么多少內涵了。 我們強調感情意境,并不是說就不要表現理,沒有理的加入,情感也不會深刻到哪里去。說有真感情才有意境并非說就不重視思想性的體現,而是要求在飽含情性的藝術形象之中蘊含著一些豐富的哲理,要情感與哲理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無跡可求。嚴羽特就別推崇盛唐的詩歌,他說詩歌“截然當以盛唐為法”,這是為什么呢?他認為唐詩歌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理要在意興之中,意興之中蘊含著理,如此情感與哲理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才能夠成為后世效法的榜樣,才能謂之有意境可言?梢娨饩呈且榕c理的統一,情感與哲理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無跡可求,寫出來的詩歌曲賦才能有所韻味,才會有人駐足觀賞。
對于文人來說,搞創作本來就是一種精神活動的體現,每個人都有內心精神與具體的心里思想。文人就是擅長在創作中把他們表現出來的一群人。精神活動既有情感活動,又有思想活動,是情與理的統一與結合。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一再強調的是“以禮節樂”,“以禮節欲”,更有“發乎情,止乎禮義”字說,都是為了表現這個意思。
(2.2)意境就是情與景的統一結合。中國古代文論家超級注意情與景關系的研究記錄,并形成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美學思想,給后人留下來深刻的啟發。劉腮在《文心雕龍·物色》中對情與景的關系就有過精辟獨到到的論述:“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四季的景色不同,我們都有具體的親身體會-------情感也會隨著外物變化而變化(比如由冬季轉入春季,我們看到盛開的鮮花開滿大地,氣候由寒冷變為溫暖,我們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發自心底的興奮;當夏季連日干旱,這時突降大雨,解決了我們的飲水問題,清涼了悶熱的環境,我們肯定會大大的綻放笑臉。這同陸機《文賦》中“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紛”的觀點是一樣一樣的。范希文《對床夜話》推崇“情景兼融,句意兩極”的詩。楊載詩法家數卜說:“寫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寫意,意中帶景,議論發明。”《四溟詩話》說:“詩乃模寫情景之具…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結合,抒情與寫景互相摻雜,互相滲透,互相影響,才能構成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完美形象,才有可能寫出經典作品。
就感情與實景結合的關系來看,古人具體把它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景融于情的“情語”,另一類是情融于景的景語。王國維先生又把前者稱“有我之境”,后者稱為“無我之境”。這種分類當然總是相對的,文學作品中的“情”與“景”應是密不可分,合二為一,交相輝映的。王夫之中、《堂永日續論·內篇》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只要你讀到真正的好作品,就會發現,在真正好的作品中景語里一定是飽含著情感的,情景結合,景與情景是統一的。德國大詩人歌德就能看到中國詩人有這樣一個鮮明的特點:“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好像一家人一樣。”
( 2.3) 意境則是內容與形式的完全統一。意境一定要由一定藝術形式才能表現出來,藝術形式也要把意境鮮明表現出來。我們的意境的創造,自然需要內容和形式的疊加,只有形式的意境或只有內容的意境是與意境本身完全相悖的,也是完全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清晰的知道內容與形式不應該是機械相加而是有機結合。如錢鐘書《談藝錄》中說:“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則更是提出要“不隔”,我們不禁要問:什么才叫“不隔”?他這樣說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也就是要告誡我們的是:內容應該是深刻而形式(多指語言),并且是要渾然天成,不加雕飾的,這樣才能寫出經典用以流傳的好作品。
自古以來我國文論中就一向崇尚自然美,要求的是內容與形式的融合無間,否則后果就會破壞作品的完整的藝術美,就不能造成令人傾倒的藝術境界,如果你能真正做到如劉熙載在《藝概》中所說:“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籟悉歸天籟”,這樣才會做到“不隔”,才能造成相應的文學的意境。
(2. 4) 意境的基本要點還應該在于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的特點。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他這樣說無非就是要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總所周知,這從來就是構成意境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之一。明代朱承爵的《存余堂詩話》中講的“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聲音之外,乃得真味”,所以你要想真正認識意境還要在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上下足功夫,這樣你才會對意境有比較深刻的研究。
以上四個方面對意境作了基本概括。文學作品的內涵是--------貴在含蓄,這是很久以來我國古代文學創作留下的藝術傳統和顯著特色,也是我國古代的文人普遍的審美崇尚。意境正是和這種文學傳統緊密相關的并得到普遍重視和運用的審美范疇。無論是情與理的交合,情與景的融合或是內容與形式的妙合,它的目的都是在創造出能喚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的豐富藝術意象,最后才能產生出無窮之味,不盡之意,因此才能富有韻味,余意無窮。
意境的真正底蘊大約就是這樣了。
認識意境,真正了解意境,并且巧妙運用意境,你才會深刻領悟前人偉大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自己才會創作出真正膾炙人口的流傳后世的文學作品。。。